订阅方式
●关注中国皮革微信,即可进入微店订阅。 ●订阅热线:010-64337758 ●订阅QQ:729121769 ●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330
应用正交设计方法,以坯革收缩温度、废液铬含量、坯革增厚率、撕裂力、柔软度、得革率为考察指标,对牛鞋面革湿态染整工艺的复鞣、填充、加脂工序进行设计与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复鞣最佳工艺为醛酸复鞣剂用量6%,转动时间60 min,铬鞣剂用量4%,转动时间90 min;填充最佳工艺为丙烯酸树脂用量4%,氨基树脂用量6%,合成鞣剂用量8%,植物栲胶用量4%;加脂最佳工艺为合成油用量6%,牛蹄油用量3%,卵磷脂用量4%,合成酯用量3%;最佳工艺集成后所制得的鞋面革性能满足QB/T 1873—2010的要求。
本文旨在解决皮革绷板干燥工序中皮革最佳拉伸点的自动化选取难题。通过对大量皮革轮廓和人工拉伸绷展皮革的工艺动作进行分析,确定了选择合理的皮革必选拉伸点和拉伸间距是提高皮革得革率的关键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头尾两侧与平行中脊线身体两侧的最佳拉伸点间距分别为12 cm和9 cm。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简骨架法和画圆相交法的皮革最佳拉伸点识别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机器视觉获取皮革源图像,并经过预处理去除图像缺陷和突出轮廓。然后,利用细化算法提取图像骨架,通过卷积运算筛选出皮革中的脊线和四肢,得到最简骨架,从而确定必选拉伸点。在确定必选拉伸点的基础上,利用画圆相交法确定皮革的其他轮廓区域,并获取其余拉伸点。本文的最佳拉伸点识别算法对于皮革拉伸板干燥工序的自动装备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提高皮革得革率和优化工艺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文建立皮革中六价铬检测的标准曲线斜率、截距,以及质控样品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图。收集了皮革中六价铬检测的25条标准曲线及质控样品中六价铬含量的25个检测结果,绘制出相关质量控制图,并应用于皮革中六价铬检测的质量控制。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测定皮革中六价铬标准曲线的斜率控制在2.255 1~2.311 3范围内,截距控制在0.018 4~0.022 7范围内。利用该质量控制图可以快速对皮革中六价铬检测过程及标准曲线进行分析,判断检测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检测结果可靠有效。
对新工科背景下皮革行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优势与目标进行分析,认为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对皮革行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学科专业孵化等存在一定优势。皮革行业应以培养创新为首的行业人才、前瞻性与实用性并举、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等思路开展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思路、综合教改方案两个主要视角构建了新工科背景下皮革行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为新工科背景下皮革行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定皮革中19种含氯苯酚。样品采用甲醇(10%乙酸铵)混合溶液超声萃取,经色谱柱ZORBAX RRHD StableBond C18(2.1 mm×100 mm, 1.8μm)分离,HPLC-MS/MS测定。结果表明,19种含氯苯酚在1~50μg/L浓度范围内呈现线性(R~2>0.99),3个不同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81.3%~123.7%,精密度(n=7)为0.8%~9.7%。本方法简化了前处理过程,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皮革中19种含氯苯酚的快速检测。
皮革产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行业之一。在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皮革产业自主品牌建设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关注的话题。皮革产业集群作为有利的外部环境资源,也为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从产业集群角度出发,结合自主品牌建设的价值及功能,以及产业集群与皮革产业品牌建设的关系,探讨皮革企业自主品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皮革产品品牌价值评价是一个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共存的复杂问题,而云模型是解决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有力工具,其表达力强,决策结果直观形象,通俗易懂。本文运用云模型对皮革产品“红蜻蜓”的品牌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内涵丰富,深刻透彻,直观生动,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使多层次评价问题充满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难题迎刃而解。
为了实现汽车皮革中小瑕疵的精准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网络的汽车皮革小瑕疵检测技术。该技术一方面通过旋转、平移和裁剪缩放等数据增强方法,提高瑕疵样本数量;另一方面将ResNet 50网络与CBAM注意力机制相结合,通过在ResNet 50网络中嵌入CBAM模块,提高模型对缺陷信息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检测精度。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对皮革图像进行数据增强,较好地解决了分类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因缺陷样本较少导致的训练不彻底问题。模型的识别精度达到了98.6%,检测效果较好。当CBAM注意力模块嵌入位置ResNet 50网络后,改进检测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达99.61%、98.47%和98.41%。相较于未改进的ResNet 50模型、GoogLeNet模型和VGG模型,检测结果有了明显提升,适合用于汽车皮革的小瑕疵检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循环经济的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皮革废弃物的治理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为了推动皮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负担,本文从循环经济研究入手,分析皮革废弃物治理技术及发展趋势,从而为皮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本文在分析现代皮革材料缺陷检测与识别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该类材料的检测环节,构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无监督+二分类需求的皮革材料缺陷检测智能化系统,并对该系统工作时的缺陷检测效率、误检率、缺陷识别情况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以深度学习为核心,可以获得较高的皮革材料缺陷检测效率、较低的误检率和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原料皮在制成革的过程中产生废毛、污泥和废水,其中富含多种重金属及活性物质。如果对其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环境保护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如果企业破坏生态平衡、违反环境法规,轻则停产、重则关厂。了解《环境保护法》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这既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义务。本文通过研究《环境保护法》概况,分析《环境保护法》对制革工业的影响,有利于制革工业环境保护,促进制革工艺绿色升级,使企业了解《环境保护法》内容,进一步完善合规经营,为生态环境的健康与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概述了传统的皮革制造企业物流模式,并对其存在的局限性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市场对皮革制造企业物流模式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详细讨论了现代物流模式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皮革制造企业未来改进物流模式的对策建议,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本文以闽南红砖古厝的装饰纹样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闽南红砖古厝的建筑特色、艺术价值和红砖装饰纹样样式;着重分析红砖四瓣柿蒂纹装饰纹样,对四瓣柿蒂纹和相关装饰元素进行外观特征提取和纹样的解构,让红砖古厝元素的图案与色彩通过现代设计的重组更好地与鞋靴设计结合。在现代鞋靴设计中融入红砖古厝元素,既能提高鞋靴设计的艺术风格,增加鞋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又能更好地传播与深化人们对闽南红砖古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与足部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使得人们对健康鞋的需求逐渐提高。本文将健康鞋分为大众康养类与医疗辅助类两类,对两类健康鞋在国际与国内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与综述。进一步的,结合中国宏观背景与国际上健康鞋的先进成果,总结了待突破的重点问题,聚焦了新兴的研究方向,并对中国健康鞋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探讨鞋内压力监测技术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研究进展,明确鞋内压力监测技术在护理应用中的利弊以及发展前景。通过系统检索2000年1月—2022年3月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获得鞋内压力监测技术在糖尿病足护理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然后采用QUADAS-2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以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12篇期刊论文和3篇论文集。文献质量评估中患者选择、评价试验、参考标准以及流程和进展的偏倚低风险分别显示为53%、73%、47%和73%;患者选择、评价试验和参考标准的适用性高风险都显示为73%。总结出鞋内压力监测技术领域的传感器技术和鞋内“安全”压力阈值设定的特征指标在护理应用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用于DF患者的鞋内足底压力监测系统需进一步改进可靠性和有效性测试以及临床验证,为后续开发用于监测和预警DF患者足底压力的鞋内压力测试系统的研究提供依据。
刷胶、帮片折边、帮片反包边是制鞋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工序。刷胶主要是为了固定帮片位置,便于粘合与缝制;折边和反包边工艺主要是为了部件边缘更加美观。刷胶工序主要采用手工和过胶机设备来完成操作;帮片折边主要采用手工折边或使用自动上胶折边机折边;反包边目前以手工反包边为主。本文以自动上胶折边机器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工艺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对自动上胶折边机相关部件的改造,达到一个机器加工3道工序的目的,实现了缝帮设备的多用途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文通过对我国、欧盟、美国防护鞋现行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如防穿刺性、足趾保护性能、防滑性能和防水性能等多个方面,研究主要国家和地区防护鞋标准体系的异同,得出国内外防护鞋标准的优势与不足,为完善我国防护鞋标准发展提出建议。
本文简述了极简跑鞋对下肢生物力学与运动损伤影响的研究现状,重点选取16名男性业余跑者作为受试者,分别穿着普通跑鞋和极简跑鞋进行局部动态稳定性测试和跟腱负荷特征测试,计算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数值、踝关节和跟腱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跑鞋,穿着极简跑鞋时踝关节合加速度和合角加速度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数值较小,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稳定性,可一定程度降低运动损伤风险;极简跑鞋条件下足触地角度显著减小,跟腱力峰值、跟腱力冲量、跟腱力平均负载率等参数均显著增加,即刻穿着极简跑鞋可能会造成额外的运动损伤,需要从普通跑鞋循序渐进地转换,以更好地改善跟腱负荷能力。
本文以没有弹性体的鞋带为测试材料,进行干、湿试样鞋带扯断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了重复性测量、制样过程、电脑拉力机、数值修约4个分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样鞋带扯断力为514 N时,扩展不确定度为14 N (k=2);湿样鞋带扯断力为612 N时,扩展不确定度为20 N (k=2)。其中,电脑拉力机和重复性测量的不确定度分量对合成不确定度的贡献较大,其次是制样过程和数值修约。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严重影响病患足部健康和日常生活的疾病。本文以运动康复和矫正鞋垫结合的方式作为试验组,以运动康复治疗为对比组,对罹患足底筋膜炎的研究对象进行治疗效果比对。结果表明,以试验组方式进行足底筋膜炎治疗1个月、6个月时的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比组,这种结合形式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胶粘剂是制鞋中消耗量较大的关键性原料。现阶段,鞋用胶粘剂依旧以溶剂型胶粘剂为主。但所造成的直接排放溶剂数量巨大,资源浪费严重,且环境污染突出,直接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研发环保型鞋用胶粘剂势在必行。为顺应环保理念与清洁生产要求,本文制备了环保型运动鞋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发现,以水性聚氨酯乳液、固化剂、填料、助剂合成的环保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外观好且剥离强度高,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为改善塑胶跑道综合应用性能,优化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物理机械性能,本文由聚氨酯树脂含浸无纺布制备了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并对其力学性能与卫生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发现,随着聚氨酯浸渍率增加,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表观密度增大,密实程度提高,而压缩弹性率先增加后减少;随着聚氨酯浸渍率增加,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剥离强度逐渐升高,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皆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曲线形态,而撕裂强度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态势;随着聚氨酯浸渍率增加,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透气性与透水汽性持续性下降;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的干擦与湿擦色牢度均可达到5,而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溶色,表明基布耐碱性良好。
我国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将民俗文化资源创新性地运用到皮革文创饰品中,不仅有利于打造特色皮革文创饰品、提升皮革文创饰品的竞争力,还有利于更好地以产业化带动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民俗文化在皮革文创饰品中的创新性应用,驱动民俗文化和皮革文创饰品深度融合,为文创设计者开发皮革文创饰品提供素材和思路,为皮革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传统国画为例,对传统国画中的图案、色彩、故事等元素在当代手工皮具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对传统国画元素提升当代手工皮具文化内涵的方法、路径等进行总结,认为传统国画元素与皮具设计的融合能够在充分提升手工皮具文化内涵的同时带动手工皮具实现个性化设计,从而提升手工皮具的市场竞争力。
皮雕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文化相通性和相互借鉴性。因此,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元素的融入是提升皮雕作品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重要途径。对此,本文剖析了皮雕作品的艺术特性和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多种陕北民间特色艺术文化,从陕北民间特色艺术文化传承发展、皮雕创意设计和人们的需求3个角度探究了陕北民间特色艺术文化在皮雕作品中的融合价值。研究了陕北地区传统纹样、剪纸和凤翔泥塑艺术文化在皮雕作品中的融合实践,探寻皮雕作品创新设计的更多可能,为传统民间特色艺术文化在皮雕作品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大数据是当今互联网时代的热门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便利购物的需求增加,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并呈现一些明显的趋势。本文论述了大数据背景下皮革制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优势,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策略,以期帮助皮革制品企业做好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双碳”目标在全球化气候变化大环境下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多材质混搭是一种在服装设计中广泛使用的创意手法,其将不同材质的面料进行巧妙组合与搭配,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风格和视觉效果。本文以“双碳”背景为出发点,论述了“双碳”目标对皮革服装产业的影响,深入探讨皮革与多材质混搭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并对皮革与多材质混搭的服装设计创新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有利于推动服装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中国红是我国的传统色彩,在设计领域一直都颇受设计师们的青睐。在皮革产品的设计中,中国红也成为不可或缺的色彩,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中国红的概念,中国红在皮革产品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以及设计思路做了多重探讨,期待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电商经济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满足了消费者足不出户“全球购”的愿望。在我国消费需求及消费群体更为年轻化的背景下,鞋服行业进行电商发展的优势更为凸显。本文针对电商经济时代下鞋服行业面临的发展变局及优化发展路径进行分析,能够提升鞋服行业与大数据电商发展模式的适应性,帮助鞋服行业尽快完成电商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的数字化电商发展能力。
近年来,创意新颖、极具个性化和细节特色的文创产品受到市场的青睐,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消费审美水平的提升,精湛的皮革工艺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现代文化创意产品中,两者相融合,对文化传承及市场产品的多元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特色和存在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皮革工艺运用在现代文化创意产品中的优势,并举例说明皮革工艺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融合路径,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互联网+”时代为企业的发展及营销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及空间。本文以皮具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分析“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特点,探讨在“互联网+”时代下皮具企业品牌宣传营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互联网+”时代皮具企业品牌营销策略,旨在满足皮具企业创新化营销需求,提升皮具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市场竞争能力。
皮革是一种质地优良、性能稳定且具有一定可循环利用性的材料。本文对皮革材料在体育场馆建筑装饰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认为皮革材料的使用可以拓展体育场馆建筑装饰的思路,提升体育场馆细节设计水平,实现皮革材料在体育场馆内的可循环利用。
随着全球时尚产业的不断增长,鞋服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了鞋服产业的回收利用现状,探讨了鞋服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核心概念和特征及其在鞋服回收中的应用,并深入分析了消费者可持续偏好、碳税对鞋服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影响以及模型构建。
<正>从2013年1月1日起,《中国皮革》杂志社与英国JSLTC(JournalofSocietyof LeatherTechnologistsandChemists,SCI收录期刊)开展全面合作。《中国皮革》杂志社作为JSLTC中国总代理负责其在中国境内的所有事宜,中国作者投往JSLTC杂志的所有稿件,由《中国皮革》杂志社负责接收并进行初审、筛选及定稿。投稿邮箱:jsltc-china@leather365.com。特此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