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斌;聂军凯;高党鸽;马建中;
对鞣前各加工工序中生皮在盐水、水和甘油3种介质中的收缩温度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加热介质中p H对软化皮、酸皮收缩温度的影响,发现外界p H接近生皮等电点时,3种介质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当p H偏离生皮等电点过远时,测得结果相差较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软化皮、酸皮在不同介质中热收缩前后纤维的形貌变化,发现在热收缩后纤维变得更为粗大;软化皮和酸皮在以水为介质的热收缩后,纤维呈"糖葫芦"状。
2015年14期 v.44;No.70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 滕博;简晓昀;陈武勇;马成义;陈小云;扎西多吉;
以植鞣废液的再生利用为目的,使用先亚硫酸化处理,后金属盐交联的方法,对常规重革鞣制工艺产生的植鞣废液进行了再生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再生植物鞣剂中酚类物质的组成,以成分分析标准方法、明胶数测试和皮粉法,研究了再生植物鞣剂的成分及其与皮胶原的结合能力,最后利用显微收缩温度仪对再生植物鞣剂鞣制皮粉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植鞣废液经过再生处理,简单酚含量下降,同时杨梅植鞣废液、再生马占相思植鞣废液和落叶松植鞣废液中,鞣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6.43%、20.98%和15.98%;与皮胶原的反应能力明显增大,具体体现在明胶数、结合鞣质和不可逆结合鞣质的增加;鞣制皮粉的收缩温度也发生了较大程度地上升。研究结果可为植鞣废液循环利用提供参考。
2015年14期 v.44;No.704 5-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吴儒伟;韩洁;陈治军;单志华;
通过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03、AE09、平平加25进行乳化性对比,并将MES与十八碳饱和硬脂酸复配加脂试验;将MES与不同种类加脂剂按不同比例复配后应用于皮革加脂,对样品的加脂效果、雾化值、油霜现象进行对比;采用紫外老化,对样品的机械强度、老化前后样品的色度色差值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MES乳化性能优良,对十八碳硬脂酸分散良好;将MES用于皮革加脂,可以提高成革耐光性能、降低雾化值及减少皮革表面油霜的形成,同时MES提高了成革的断裂伸长率。
2015年14期 v.44;No.704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 张亚红;徐晔;孙霞;
从服装用皮革的质量控制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服装革在反面贴衬布后撕裂力、柔软度数据的变化,结果表明,服装革在反面贴衬布后撕裂力明显优于常规未贴衬布的服装革,但是柔软度基本保持不变。通过绒面贴衬布,超薄绵羊服装革的撕裂力可大幅度提高,而其柔软性能和手感几乎不会发生改变,这样既提高了服装革利用率,又减少了消费者因撕裂力的问题而引起的投诉,因此贴衬布是提高超薄服装革质量的有效措施。
2015年14期 v.44;No.704 14-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杨倩;曾运航;张文华;廖学品;石碧;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胰蛋白酶,再用葡聚糖凝胶过滤法分离获得了高纯度的荧光胰蛋白酶FITCTrypsin。FITC-Trypsin的剩余相对蛋白酶活力为84.1%,可见FITC标记基本不影响胰蛋白酶对皮蛋白质的水解作用。FITC-Trypsin中荧光素与胰蛋白酶的结合比率为2.17,即FITC-Trypsin的荧光强度高,有利于后期荧光显微镜的观测。用FITC-Trypsin软化脱灰裸皮,通过荧光显微镜能直观、准确地观测到胰蛋白酶以相似的速度,从裸皮的粒面和肉面2个方向传递到中间层,作用30min后,胰蛋白酶即完全渗透裸皮。
2015年14期 v.44;No.704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张玉红;刘萌;但卫华;但年华;何灿;
选取传统灰碱脱毛法、变型少浴灰碱脱毛法、化学保毛脱毛法、常规酶脱毛法4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脱毛方法,从环保性、安全性、功能性及操作可控性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传统灰碱脱毛法安全性高、可控性好,但环保性极差;变型少浴灰碱脱毛法虽然大幅度地降低了硫化物的用量,但总体污染负荷依旧较高;化学保毛脱毛法环保性、安全性较好,但成革质量却不尽人意;常规酶脱毛法环保性最好,然而安全性较低、可控性差。提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安全有效和经济实用的脱毛新技术的观点。
2015年14期 v.44;No.704 20-2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李峰;但卫华;但年华;
研究对锆-铝-钛配合鞣剂鞣山羊服装革的工艺板块进行设计与组装,并运用功能性、生态性、经济性等指标,对其工艺板块的运行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采用1%改性戊二醛进行预处理,采用20%锆-铝-钛配合鞣剂进行鞣制,并采用2%丙烯酸树脂+3%醛类鞣剂+4%乙烯基共聚物树脂类鞣剂这一复鞣方案进行复鞣,所得的成革收缩温度大于90℃,鞣制废液的BOD5/COD为0.256,其它物理-机械性符合行业标准,感官性能与铬鞣革相当。
2015年14期 v.44;No.704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