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方式
●关注中国皮革微信,即可进入微店订阅。 ●订阅热线:010-64337758 ●订阅QQ:729121769 ●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330
通过自制得到的三聚氰胺醇树脂(MMH)和三聚氰胺糖树脂(MG),与市场上常用的填充材料FD和D-57对革进行对比填充试验,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填充加脂后革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厚,其中革增厚率较大的是FD和MMH填充革,分别增加了16.4%和16.1%。填充革的抗张强度都比较强,其中MMH填充革的横向抗张强度最强,达到了14.9MPa。填充革的柔软性都比较好,其中柔软性最好的是D-57填充革,达到了0.93mm,柔软性最差的FD填充革也达到了0.85mm。由扫描电镜(SEM)结果得知,MMH和D-5的渗透能力比FD和MG的渗透能力要强。革中游离甲醛含量最低的是MG填充革,仅为8.40mg/kg,含量最高的是MMH填充革,高达146.95mg/kg。
研究了不同应用工艺条件下,LEVOTANX-CelF微球对牛鞋面革质量、部位差、物理机械强度及感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随着微球用量的增加减小,当用量为15%左右时密度不再改变;部位差亦随着微球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可见微球较易进入纤维松散的腹肷部位;在填充时间90min、温度50℃、pH值5.5工艺条件下,成革综合性能最优,物理机械强度均达国家标准。
利用热台偏光显微镜,通过考察脱铬皮微薄片及纤维的干热收缩温度(DTs)、热收缩率及其收缩曲线的变化,探讨了微薄片与纤维的耐干热性能。结果发现:DTs越高且热收缩率越小,纤维和微薄片的热稳定性越好,其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中层﹥肉层﹥粒面层;微薄片的热稳定性主要与纤维及纤维间的交联有关,而纤维的热稳定性主要与其本身结构有关。微薄片与纤维之间的DTs及收缩率的差值越大,纤维间的交联影响越大,反之,差值越小,纤维的影响越大;同一部位的DTs和转折点之前的收缩率均为:微薄片﹥纤维。
以从皮革废弃物中提取的胶原蛋白为原料,制备了多肽酰胺表面活性剂,探讨了物料配比、溶液的pH值、反应温度以及溶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产品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最佳条件为月桂酰氯∶复合多肽液∶丙酮=1∶2∶2(体积比),pH值10,温度为常温。
首先研究了形成稳定合成锂藻土Laponite-胶原分散液的条件,然后通过紫外和Zeta电位测试研究了Laponite与胶原的相互作用以及分散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胶原和Laponite的浓度以及溶液的pH都会影响分散液的稳定性;UV测试表明Laponite与胶原之间是非共价相互作用。当胶原浓度增大时,肽链有聚集趋势而使分散液稳定性降低。随着Laponite在胶原溶液中含量的增加,Zeta电位先升高再降低,说明稀溶液中胶原分子链与Laponite表面之间的静电作用,决定了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尽管单独的Laponite在高pH溶液环境更为稳定,但Laponite-胶原分散体系在低pH值时的Zeta电位值较高,稳定性较好。
研究了铬鞣后染色和加脂工序对皮革中铬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进行染色、加脂时,染料和加脂完成渗透后,废液中铬浓度分别为30~50mg/L和70~300mg/L;经甲酸固定后,由于染料和加脂剂与铬有一定程度的结合,浴液中的一部分铬会随之重新与胶原纤维结合,使得废液中的铬浓度降低近50%。同浴染色、加脂时,铬的释放量会显著降低,因此采用该工艺是降低铬释放的有效而简单的方法。染色、加脂工序中铬的释放不会明显改变皮革的收缩温度,说明释放的铬多为物理形式沉积在皮纤维中的铬或单点结合的铬。
从鞣制工艺提碱pH、鞣制工艺以及共聚物组成等影响因素出发,考察了丙烯酸-聚氨酯-丁烯醛共聚物对浸酸皮的鞣制减排效果。研究表明:在提碱pH值为2.9~3.1鞣制时,共聚物与铬核在皮革表面形成一层溶胀"交联膜";提碱pH值为5.4~5.6时,皮胶原纤维中的羧基大部分以羧酸根形式存在,使得铬离子在皮革表面过度结合,为此,2种提碱pH值均不利于铬离子渗透,综合考虑以提碱pH值为3.9~4.1时最佳,可在实现均匀渗透的同时进行有效结合。
<正>1染料结构(1)结构式:以下结构为铁络合物。(3)分子质量:375.29。(4)染料结构属性:单偶氮络合染料。(5)制法:2-氨基-4-硝基苯酚重氮化,与2,4-二氨基苯磺酸偶合,然后转化为铁络合物。(6)用途:主要用于皮革的染色。2工艺流程(1)重氮化向烧杯中加水80mL、2-氨基-4-硝基苯酚17.6g
在硬段含量和其它结构参数相同的基础上,选用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聚醚和聚酯二元醇(聚丙二元醇PPG2000、聚四氢呋喃PTMG2000、聚己内酯PCL2000、聚碳酸酯PCDL2000)作为软段,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合成出4种不同的聚氨酯乳液,研究了不同软段对乳液的外观、粒径、树脂膜的力学性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将该系列树脂用于合成革的后整理,研究了不同软段对聚氨酯合成革涂层离板性、耐切割性、保型定型性和曲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结晶型聚醚(PTMG)和聚酯(PCL和PCDL)为软段的水性聚氨酯涂饰剂,具有离板性好、耐切割、保型定型性和曲挠性较优良的应用特点,能取代溶剂型PU用于合成革的后整理。
介绍了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的定义、基本生产过程,分析了我国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及来源。从原材料替代、工艺改进以及废物循环利用等方面,系统阐明了我国聚氨酯合成革行业实现清洁生产的途径和方法。根据目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清洁生产未来发展趋势。
较全面地介绍了PU光老化的原理,抗紫外光老化测试和表征方法,以及利用有机抗老化助剂和无机纳米材料提高PU抗老化性能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加大对PU光老化的机理性研究、开发更加有效的有机抗老化助剂和实现无机纳米材料改性PU工业化利用的研究方向。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抗菌材料抗菌试验方法和抗菌效力判断基准。旨在为有机抗菌材料的性能评价提供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手段。
综述了明胶与其他天然高分子(糖类、蛋白质类、脂类)共混复合制备明胶基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利用铬鞣废液进行直接循环使用,探索出一种新型的无浴加盐并利用废液浸酸进行循环鞣制的清洁化工艺,其特点在于浸酸过程中盐在转鼓内无浴时加入,铬鞣废液全部回收酸化后直接用作浸酸液进行循环使用达10次以上,可用于高档牛沙发革的鞣制,无需对铬鞣废液进行沉淀等处理,使铬资源的封闭式无排放利用,大量节约食盐、硫酸、铬粉以及水资源,有效降低废水重金属排放,节约企业治污以及生产成本,而且所生产的皮革与常规铬鞣皮革质量一致,收缩温度达100℃以上,革身粒面细致、手感柔软、丰满、有弹性、染色均匀,并且不影响染料的渗透与结合。
<正>调查采访对象近50家制革厂有:兴业皮革、金鑫皮业、宏良皮业、德信皮业、兴豪皮业、和为贵皮革……皮化公司:LANXESS、Clariant、SISECAM、美国union、嘉德皮化、泰格实业……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世界皮革工业重心落户亚太地区的既成事实,以及中国皮革行业多年来的快速发展等多重要素,对世界化工行业,尤其是对皮革化工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从对70多家的国外皮化公司(代理商)、国产皮化公司与制革厂进行的调查采访中得到的信息来看,大多数国外皮化品牌对自己在中国的市场现状还算满意,但对于国产皮化产业近几年来的迅速崛起,也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尽管如此,他们对未来的市场表现还是充满信心。国产皮化公司首先非常认同和感谢国外皮化知名品牌给他们带来的先进营销理念和服务意识,然
<正>"对国外皮化产品的使用效果总体是满意的,但是国产皮化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也对其形成了不小的竞争压力。"——这基本上代表了记者所调查采访到的,包括兴业皮革、金鑫皮业、宏良皮业、南海皮厂、合利皮革、兴豪皮革、和为贵皮革等在内的28家制革厂,各自使用国外皮化产品的真切感受以及对其发展现状的普遍共识。
<正>中国皮化市场的格局变化一度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皮化行业进入洗牌期,市场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之间竞争更为充分,重新划分市场版图;二是进口皮化企业内部产生新的运营模式,在主力产品和技术支持上更加细化。在市场进入快速"洗牌"之际,国际品牌商们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正>侯俊义,1997年毕业于内蒙古职业商贸学院毛皮化工专业,之后进入一家外资水貂鞣制硝染厂,在做了多年技术之后,2007年创立北京嘉祥硝染公司。公司从建厂初期一个只能生产加工单一产品(硝制貂皮)的小型皮草企业,发展到至今能加工全系列的高档皮草中型加工企业,仅仅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从学校毕业到工厂做工,再到创立公司,10余年来,侯俊义
<正>2012年皮革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及2013年发展预测4月2日下午,中国皮革协会在京发布2012年皮革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及2013年发展预测。参加会议的有协会理事长苏超英、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玉中、常务副秘书长聂玉梅、副秘书长陈占光。协会副秘书长叶香菊主持会议,在京的十几家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苏理事长首先谈到,2012年皮革行业按照中央提
<正>欧、美原料皮市场分析欧洲原料皮市场报告(2013年4月12日)英国和爱尔兰阉公牛/小母牛皮市场报告本周,英国和爱尔兰市场仍然延续了近几个月的情景,中间商在为鲜牛皮的出厂价而与屠宰场作斗争。目前,爱尔兰阉公牛皮的出厂价仍然保持在60欧元/张,经销商也成功地从制革厂身上获得更多的利润。此外,牛皮质量减轻了2~3kg。
<正>~~
<正>从2013年1月1日起,《中国皮革》杂志社与英国JSLTC(Journal of Society of Leather Technologists and Chemists,SCI收录期刊)开展全面合作。《中国皮革》杂志社作为JSLTC中国总代理负责其在中国境内的所有事宜,中国作者投往JSLTC杂志的所有稿件,由《中国皮革
<正>《中国皮革》自1972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40个春秋,刊物由原来的《皮革科技动态》改名为《中国皮革》,从黑白铅字版发展到兼容黑白彩色电子版,涉及的内容包含皮革行业的各个方面。刊物的变化既反映了其质量的提高、影响范围的扩大,也反映了中国皮革行业这些年来的变迁。多年来,承蒙行业各界人士对《中国皮革》的大力支持,才使得她有了今天的发展规模,今后还需
<正>各有关单位、各位专家:为促进科研院校、研究机构与皮革和制鞋企业的技术交流,加速科技成果在行业的应用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推广,我中心承接了科技部的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皮革和制鞋行业成果推广应用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012GH551922),拟建设皮革和制鞋行业成果推广应用平台,以推动我国皮革和制鞋行业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