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革

排行榜

专题研究·环境保护

  • 制革废水中氨氮的测定及来源分析(Ⅱ)

    王亚楠;张海潮;廖学品;何强;石碧;

    研究了原皮保藏、浸水、脱毛和复灰等制革过程中氨氮的产生情况,分析了这些工序有机氮(蛋白质)转化为氨氮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原皮保藏和浸水过程中,氨氮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对皮中有机氮的分解。灰碱烂毛工序中毛角蛋白会分解产生氨氮,而酶脱毛(保毛脱毛)工艺能够显著降低废水中的氨氮含量。在浸灰/复灰的强碱性条件下,皮蛋白质的侧链酰胺基会水解生成少量氨氮。

    2010年01期 v.39;No.571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 制革过程中氨氮和总氮产污系数的试验模拟核算

    马宏瑞;郗引引;陈占光;

    通过实验室模拟制革过程,测定各工序原料水、废水及洗皮废水中的氨氮和总氮,并结合典型制革企业废水氨氮与总氮实测,分析制革废水氨氮与总氮的主要来源及产污特征,并进行产污系数核算。结果表明:氨氮主要来源于各工序所加化料,且各工序分布不均。以上研究为制革废水中氨氮处理提供了基本理论与依据。

    2010年01期 v.39;No.571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理论探讨·试验研究

  • 核壳型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性能研究

    王华金;马建中;胡静;曹壮壮;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硬核软壳"核壳型复合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乳化剂复配类型对乳液性能、乳胶粒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聚合采用间歇法、核层及壳层聚合都采用预乳化工艺,乳液聚合稳定且乳胶粒粒径分布窄;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磺酸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MS-1)分别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OS)复配用于乳液聚合,当m(MS-1):m(SDS)为6:4时所合成乳液的乳胶粒粒径小且分布窄、聚合稳定性好。最后采用红外和透射电镜分别对聚合物分子链结构和乳胶粒形貌进行了表征。

    2010年01期 v.39;No.571 11-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植-铝-噁结合鞣法研究

    罗建勋;单志华;

    在植-铝、植-噁结合鞣基础上,进行三元结合鞣制研究。结果表明:3种鞣剂组分的复合结合鞣制的Ts(收缩温度),较2组分有明显提高,鞣制后革的Ts最高达121℃;扫描电镜观察3组分结合鞣制后的革的纤维的编织较单、双结合鞣制的更为分散;根据对Ts和耐热老化研究,理想的三元结合鞣制顺序为植物鞣剂-铝鞣剂-噁唑烷,使用比例为碱皮:植:铝:噁=10:2:1:2。

    2010年01期 v.39;No.57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专家论坛

  • 皮革废弃物的超微粉碎及其应用

    马兆国;樊文俊;丁志文;庞晓燕;程正平;

    介绍了皮革废弃物的产生情况和皮革废弃物水解再利用方法的缺点,介绍了超微粉碎技术的优点和在皮革废弃物综合利用中的应用,探讨了利用皮革废弃物制备超微皮革粉体的方法以及超微皮革粉体的可能应用途径。

    2010年01期 v.39;No.571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皮革工业面临的REACH条款与挑战

    Alois G. Puntener;刘鹏杰;

    REACH是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的制度。于2007年6月1日正式生效。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避免人们受到化学品的伤害,REACH法规从原来的立法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对人类的保护。介绍了REACH法规的背景信息以及对皮革工业的一些可行性建议,有利于皮革行业能够在REACH法规实行后同样能够与欧洲国家保持或建立业务往来。

    2010年01期 v.39;No.57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世界皮革业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新进展

    S Rajamani;陈占光;张淑华;苏超英;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世界主要制革国家皮革行业的环保规则和一些进展,包括中国、印度、南非、欧洲国家等。

    2010年01期 v.39;No.57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环境保护

  • 皮革厂废水处理工艺的改建方案

    汪建根;王敏;王琴;

    某制革厂皮革废水采用物化+普通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出水检测指标中除氨氮指标外均可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氨氮100%不达标。阐述了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修改项目建议及设计。

    2010年01期 v.39;No.57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非天然革

  • 束状超细纤维PU合成革染色后腐蚀原因的探索

    胡忠杰;于晓成;孙向浩;

    从染料的结构、浓度及染浴的pH值变化,初步探索了束状超细纤维PU合成革在染色过程中出现腐蚀的原因,并提出了2个解决方案:(1)选择含铬的黄色中性染料来代替含钴的中性染料;(2)若选择含钴的中性染料,当染色升温到80℃时,调节染浴的pH值至4左右。

    2010年01期 v.39;No.57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化工材料

  • 反应型聚氨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张彪;金勇;苗青;曹志峰;马春彦;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聚氧丙烯(PPO)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主要原料,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合成了系列反应型聚氨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1HNMR和表面张力仪对其结构及表面活性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浊点、乳化能力、共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反应型聚氨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共聚性能和表面活性,产物Ⅱ在摩尔浓度为0.0058mol/L时,可使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到37mN/m。

    2010年01期 v.39;No.571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有机硅防水加脂剂的制备

    宋秘钊;张景彬;耿金刚;朱明涛;张辉;

    以丙烯酸酯、丙烯酸十八醇酯、丙烯酸甲酯、乙烯基封端的硅氧烷等为单体,在偶氮二异丁氰为引发剂,进行嵌断共聚反应,并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对聚合物作为加脂剂的应用性能也进行了研究。

    2010年01期 v.39;No.571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标准·检测

  • 反向参比流动注射法在线分析制革废水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

    俞凌云;张新申;赵欢欢;曹凤梅;蒋小萍;

    为了监控制革废水中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含量,建立了一种简单、精确、灵敏的反向参比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rrFIA),用于测定制革废水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该法基于亚硝酸盐(NO2-)与磺胺-N(1-萘基)-乙二胺(END)偶合生成紫色染料,在525nm波长处有吸收,从而可用此法定量检测样品中NO2-浓度。其过程是氨氮先被氧化液完全氧化为NO2-,检测出的新生成的NO2-的含量,即为氨氮的含量。试验过程中进行了测定条件的优化。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该方法在2·0~500·0μg/L的范围内,NO2-浓度与峰高成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7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844%。试验表明:这种方法适合在线自动分析制革废水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含量。

    2010年01期 v.39;No.571 45-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综述

译文

  • 降低浸水废液中总固体不溶物山羊皮的有效防腐

    J Kanagaraj;T P Sastry;C Rose;王亚娟;

    制革中用到的原料皮多为含水70%的蛋白质,极易受微生物的影响,因此转变成革前原料皮的防腐是必要的。传统防腐方法现仍在广泛使用,但是由于该过程使用的NaCl量高达40%~50%,产生大量的污染主要以总固体不溶物TDS、氯化物形式存在。因此化学家们基于降低污染为出发点对防腐方法做了大量研究,本文研究了少盐(5%中性盐及焦亚硫酸钠混合物)、无盐(仅用焦亚硫酸钠)防腐体系,从TDS减少量、微生物污染控制方面研究了生皮的物理、生化、微生物、热力学特征并比较了各类防腐方法制备的成革性能。

    2010年01期 v.39;No.571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行业·关注

  • “环保风暴”来袭 福建皮革行业何去何从?

    黄锦玲;温茂凤;杨红梅;

    <正>中国皮革行业发展历史由来已久,从早期的分散生产方式到如今的产业集群,从资本型向技术型的转移,其生产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与优化,并在我国初步形成了一批专业化分工明确,对拉动当地经济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皮革生产特色区域和专业市场,如辽

    2010年01期 v.39;No.571 57-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科技经纬

  • 凤羽满翼闯南北 侠胆一身走天下——专栏采访程凤侠教授

    温祖谋;

    <正>人物小传程凤侠,女,1958年9月出生,陕西渭南人,汉族。硕士、教授、研究生导师。专业背景:皮革化学与工程;研究方向:皮革清洁化生产理论与技术研究及皮革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978-1982年西北轻工业学院皮革工程系毕业,工学学士;1982-2006年留校任教,从事制革及毛皮化学与工程的教学与科研,为陕西科技大学毛皮专业创始人之一。先后任实验室主任、皮革教研室主任、皮革专业学术带头人。曾主讲《制革化学与工艺》、《毛皮化学与工艺》、《生皮化学与组织学》、《鞣制化学》等多门本、专科生课程和《试验设计优化方法及数据处理》研究生课程。1993年获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晋升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6年9月作为引进人才调入浙江嘉兴学院,任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院皮革技术研究所所长、轻化工程专业负责人,浙江省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嘉兴工作站负责人。先后主持完成省、地区级科研项目6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完成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提高

    2010年01期 v.39;No.571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皮革·人生

业界动态

  • 业界动态

    <正>国家拟出台严厉措施淘汰落后产能皮革在列记者日前获悉,国家拟出台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协调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央行等诸多部门,以严厉措施,重点完成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焦炭、造纸、皮革、印染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一场国家层面的淘汰落后产能之

    2010年01期 v.39;No.571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原皮信息

  • 全球牛皮市场分析

    <正>全球皮革市场形势分析市场观察时间飞驰,年终临近,亚洲农历春节也即将到来,工业发展速度此时也缓缓减速,关于未来发展,各自都在做着预测,但大家现在更多时间都在计划放假安排,而不是积极管理当前的生意和思考关键性贸易的决定。

    2010年01期 v.39;No.571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潮流·趋势

  • 恭贺石碧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正>2009年12月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中国工程院2009年度当选院士名单,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教授、《中国皮革》杂志顾问石碧先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石碧教授自1 978年在四川大学制革工程专业和皮革化学与工程专业学习以来,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多年来,他主要从事制革清洁技术、制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植物单宁深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了30余项国家和部

    2010年01期 v.39;No.571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