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革

专题研究_毛革

理论探讨_试验研究

  • 不同碘值的油脂对三价铬氧化为六价铬的影响

    俞从正;杨红敏;张玲;王瑞;

    选择用聚氨酯海绵作为载体,借此模拟皮革的多孔结构,采用恒温恒湿箱深度氧化花生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以及油脂-铬液混合物,定期测定各体系中油样的过氧化值、碘值、茴香胺值以及六价铬的生成量。结果发现:油脂的不饱和度越高、碘值越大,对应的油脂越易于氧化;体系中六价铬出现的时间越早,含量越高;铬的存在也促进了油脂的氧化。

    2009年05期 v.38;No.551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 抗菌型鞋衬里革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辜海彬;赵长青;陈武勇;郝霞;Petr Hlavek;

    使用一种新的抗菌剂——4-(2-苯并噻唑基亚氨甲基)苯氧乙酸的铜配合物(简称CCBMP),以喷洒的方式加入到鞋衬里革中,并采用抑菌圈法和抑菌率法测定了鞋衬里革对从鞋内分离出来的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该化合物在鞋衬里革中的含量为18.68g/kg时,鞋衬里革对混合细菌、混合霉菌和混合酵母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83%、99.98%和99.99%,而要形成清晰的抑菌圈,它在鞋衬里革中的含量则要到达37.59g/kg。

    2009年05期 v.38;No.551 12-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 明胶-AM-DMC三元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纸浆的增强作用

    马永生;孙显慧;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对明胶(Gel)和丙烯酰胺(AM)及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接枝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合成反应条件与产物对NBKP浆增强效果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55℃,单体滴加30min,反应时间4h,CAN浓度为5mmol/L,m(Gel):m(AM):m(DMC)=1:6:2,分子质量调节剂1mmol/L。当合成物用量为0.8%时,可使纸张的裂断长和耐破指数分别提高了23.6%和24.1%,克服了使用未改性明胶用量大效果差的缺点。

    2009年05期 v.38;No.551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 胶原多肽与丙烯酸类单体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苏德强;王坤余;陈晓威;黎廷松;

    丙烯酸类单体以共价键形式与胶原多肽主链结合,用DSC、TG和XRD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质。探讨了单体滴加方式和预乳化对反应产物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接枝率和接枝效率随胶原浓度、单体总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当胶原浓度为15%、单体总量/胶原质量为60%、保温反应1h且丙烯酸类单体AA、AM、BA和AN质量比为5?1?1?1时,丙烯酸类单体的接枝率可达48.64%。

    2009年05期 v.38;No.551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化工材料

  • 超细海岛纤维鞋材的高防水透湿整理

    赖军;樊丽辉;杜存锐;

    提出了用于高防水透湿超细海岛纤维鞋材的防水、涂层及表面涂饰工艺,并讨论了聚氨酯改性纤维素PUC、微孔防水透湿聚氨酯涂层胶FS-2818、交联剂FS-527、手感剂FS-850对该产品的性能影响。

    2009年05期 v.38;No.551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聚氨酯生产过程的DCS控制

    汪宁;孟彦京;赵历平;陈景文;

    DCS控制系统具有先进的控制运算和过程管理功能,将提高聚氨酯生产中温度、流量、压力等控制难点的控制精度,从而保持了产品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隐患,有利于环保、清洁化生产,将在皮革化工生产中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009年05期 v.38;No.551 30-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 新型超支化聚(胺-酯)的复鞣剂合成及其表征

    王学川;刘俊;

    以季戊四醇为核,N,N-2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甲酯为单体,采用有"核"准一步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超支化聚(胺-酯)(HPAE)复鞣剂,并用红外(IR)光谱、元素分析(Element Analysis)、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色谱-激光光散射(GPC-MALLs)等,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用作皮革复鞣剂的前景做了展望。

    2009年05期 v.38;No.551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环境保护

  • 茶皂素浮选法去除皮革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李志洲;刘军海;

    采用浮选法原理,研究了茶皂素浮选法去除皮革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对10-4~10-3mol.L-1的含Cr3+废水的去除率比较稳定,经过浮选法处理过的废水Cr3+浓度≤1.5mg/L,符合国家的排污标准。

    2009年05期 v.38;No.551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铬鞣工段富铬污泥产污系数核算方法研究

    魏俊飞;马宏瑞;邬登巍;

    在获得铬鞣主要工艺参数与铬结合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基础上,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铬结合量回归方程,依据元素守恒建立了基于工艺参数的富铬污泥产污系数核算方法。并利用企业的实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其相对误差可控制在15%之内,基本满足富铬污泥产污系数核算的需要。

    2009年05期 v.38;No.55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机械设备

综述

  • 改性淀粉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龚彦铭;王慧桂;但卫华;米贞建;胡帅;贾淑平;

    主要从淀粉的结构、物理法改性、化学法改性以及应用进行了概述,综述了改性淀粉在制革、造纸、可降解塑料、污水处理以及医用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2009年05期 v.38;No.551 46-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标准·检测

  • 皮革雾化性能测试中干燥条件的选择

    付丽红;王全杰;李天铎;刘东磊;高健;张志良;

    探讨了不同干燥条件对皮革雾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剂对皮革干燥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五氧化二磷>硅胶>氧化钙>氯化钙,试样平衡失重率分别为五氧化二磷45.03%、硅胶44.96%、氧化钙37.33%、氯化钙34.97%,不同干燥剂前3h的干燥速率最大,前24h可脱去总脱水量的98%;干燥时间长,试样水分含量低,雾化值高;硅胶可以代替五氧化二磷,干燥时间为2d,但必须注意硅胶的使用状态、注明干燥剂的种类和干燥时间。

    2009年05期 v.38;No.551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的富马酸二甲酯

    林碧芬;程群;童玉贵;林中;林志勇;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方法。样品用丙酮超声提取、浓缩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全离子扫描监测的方法进行分析,该方法线性范围0.5~100μg/mL,相关系数r=0.9998,方法检出限0.2μg/g,回收率为75%~102%,相对标准偏差为3.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可用于皮革及其制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测定。

    2009年05期 v.38;No.551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行业·关注

  • 奥运原皮“跳水队”——2008原料皮价格走势分析

    零八喜逢奥运年,原皮跳水如连环; 跳台跳板轮上阵,国内皮企尽胆寒! 中国跳水队是中国竞技体育的骄傲。自1981年首次参加国际大赛以来,他们先后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中共获得179个项次的冠军。特别是连续在7届奥运会中夺得27枚金牌,而就在刚刚过去的北京奥运会上,跳水队更是创造了派出10名队员夺得11枚奖牌的优异成绩。不过,我们今天在这里要谈论的并不是这支让全国人民为之自豪的"梦之队",而是另一只由特殊成员组成的"原料皮价格跳水队"。在过去的2008年,作为这支队伍主力队员的牛、猪、羊原料皮,不但囊括了几乎所有的"价格跳水"项目,更用其突出的表现牵动着每一位国内皮革企业和业内人士的视线。

    2009年05期 v.38;No.551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4K]

科技经纬

  • 鹄志自当登高立 大器贵在求创新——专栏采访王立新教授

    温祖谋;

    王立新,女,1965年12月25日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汉族,九三学社成员。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背景:皮革工程、艺术美学、纺织工程;研究方向:皮革服饰品设计及其产品的市场营销拓展、功能性皮革材料与终端产品的开发研制、皮革艺术设计史与审美文化研究。1986年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皮革工程专业,工学学士;2005年山东大学艺术美学研究生课程班毕业;2007年春季江南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技术)博士研究生。自1986年7月皮革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山东轻工业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现已调入陕西科技大学工作).1994年晋升讲师,1997年晋升副教授,2005年晋升教授。专业方向为皮革服饰产品(服装、箱包皮具、服饰配件等)设计与工程。20多年来,在教学方面,曾先后主讲《皮革服装设计》、《皮革服装生产工艺》、《皮革制品材料学》、《箱包艺术设计》、《箱包生产工艺》、《皮革市场营销学》等十多门课程,业绩斐然,先后荣获山东轻工业学院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和山东省一轻系统先进教师称号。在科研方面,目前主持、在研省厅级重点研究项目如:《皮革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透视》、《皮革产品艺术设计与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及山东轻院教学研究项目等,成果卓著,曾获省部级、院校级科技成果、艺术成果、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共10余项。先后主编专业著作5部,在国内核心期刊、皮革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目前兼任《中国皮革》、《皮革化工》杂志编委,中国皮革协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皮件、皮衣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专业仲裁员。

    2009年05期 v.38;No.551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6K]

技术精英

业界动态

原皮信息

潮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