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革

  • 新年献词

    本刊编辑部;

    <正> 新年之际,我编辑部全体同事向国内外一切关心本刊的同仁致以节日的祝贺。本刊创刊至今,从《皮革科技动态》、《皮革科技》更名为《中国皮革》,经历了不平凡的21个年头,共编辑出版237期正刊和2期增刊,约13000多个页码1900万字,刊登3600篇文章。

    1993年01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论八十年代猪皮制革新技术

    兰幼民;温祖谋;李方舟;

    中国猪皮资源丰富,但质量差别悬殊。本文从实践到理论,选择关键性加工环节,论述八十年代猪皮制革新技术,旨在充分利用猪皮资源,大力发展猪皮制革。笔者着重介绍以多阶段脱脂、臀部酶处理、低温长时间酶软、非均衡浸酸为特征的鞣前湿加工,醛预鞣-轻铬鞣-聚合物鞣剂复鞣,挤水剖层以及重染轻涂、组合干燥为主体的“好皮精加工”新工艺和分别与交叉运用磨、涂、补、压、烫、抛、打、贴、印等表面加工整饰的“次皮深加工”新技术。最后扼要叙及猪皮革品种及其制品开发的现状与前景。

    1993年01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 我国皮革工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常新华;

    <正> 过去数年中受世界性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的皮革工业曾一度出现一系列似乎难于克服的困难,但由于皮革界全体员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加上国际贸易的回升及国内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开放,皮革及其加工业正在向我国大陆转移,因此适时地抓住这一机遇,是广大制革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

    1993年0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GS型系列不锈钢试验转鼓通过省级鉴定

    李果;

    <正> 无锡县八士轻化设备厂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皮革试验转鼓技术的基础上,经三年多时间的攻关研究,成功地研制了“GS型系列不锈钢控温转鼓”,1989年小批量生产投放市场,1990年销售产值达到78万元,而且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1993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深圳特区皮件行业的质量管理

    曹先辉;

    本文简述了深圳经济特区皮件行业质量管理的特色,并把特区从事皮件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的点滴经验体会介绍给同行。

    1993年01期 18-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XQ-1型改性戊二醛鞣制性能的研究

    国拥军;潘津生;李临生;

    本文报道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XQ-1型改性戊二醛用于主揉时温度、pH、鞣制时间及鞣剂浓度对成革收缩温度的影响,取得了XQ-1型改性戊二醛鞣革最佳条件。

    1993年0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DF-3变色效应油的研制和应用

    应振贤;蔡国民;曹龙根;杨雄;

    本文介绍DF-3变色效应油的研制、特性、合成工艺。同时,探讨DF-3的实际应用

    1993年01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焦亚硫酸钠和大苏打联合用于变型二浴法

    兰云军;左爱玲;吴世忠;刘国庆;贾玉福;

    本文涉及到焦亚硫酸钠和大苏打联合作还原剂的变型二浴法蒙囿铬鞣新工艺的研究,重点讨论了焦亚硫酸钠与大苏打的比例和加入方式、蒙囿剂的加入时间及用量,并对变型二浴法新工艺应用于少铬鞣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1993年01期 28-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麂皮绒面服装革加工技术

    王晓玲;

    <正> 云南地处西南高原,气候温湿,适合野生动物麂子生长,从而使麂皮成为云南的特有资源,但是多年来,由于缺乏麂皮的深加工技术对麂皮没有进行系统收购,造成这一珍贵资源的极大浪费,一些好的一级原皮则通过外贸直接出口。由于云南的高原气候,灌木丛生,造成绝大多数麂皮粒面伤残严重,正面服装革的挑选率极低,因此,适合发展各类绒面革。

    1993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制造铬鞣猪修饰箱包革的技术关键

    柴元庆;郭清芳;

    本文针对猪皮特征和箱包革的质量要求,重点阐述制造中的工艺技术关健。

    1993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泡沫型羊服装革生产技术探讨

    王高中;

    国际市场近年来泡沫型服装革较为畅销。即在传统产品的松、轻、软基层上,向厚度,丰满度、有海绵般手感的产品过度。这里所谓的厚度,并非单纯迫求用削匀放厚来达到,而是在加工过程中实施一定的技术措施,使纤维与纤维之间松散,间隙增大产生的内部多孔性。这样处理的结果,减轻了革纤维的相互粘结,增加了纤维间的距离,以至产生了增厚感,手摸较为舒适的海绵效应。

    1993年0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猪反绒革染色的技术关键

    陆卫林;

    笔者借助生产实践,反复模索了猪反绒革染色的各种问题以及减短样品摹染时间的方法和经验。并着重探讨了减少色差的技术措施。

    1993年0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家猫皮的简易加工技术

    邓朝华;

    本文介绍了家养猫皮的简易制做工艺技术。

    1993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我国再生革生产中几个主要问题的探讨

    吴兴玛;

    <正>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皮革制品,如:靴鞋、服装、手套、各类箱包、票夹及皮带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我国制革的皮源有限,满足不了人民的需要,从而再生革便大量地应运而生。一般而言,再生革的主要原料是制革厂的废革屑,将其经过化学和机械加工而制成再生革。它主要用于制造箱包、票夹或其他各类革制品,以代替一部分价昂的天然革制品。

    1993年01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蓝湿革剖层中带刀的准确运动轨迹的探讨

    吴炳生;

    本文力图通过对蓝湿革剖层中剖层机上带刀的准确运动轨迹进行一系列探讨。从理论入手,联系实际,剖析影响带刀的准确运动轨迹的一切因素,以便在蓝湿革剖层技术上采取有效措施,适应蓝湿革剖层的需要,最终获得剖层质量问题的解决,从而说明了在蓝湿革剖层中带刀的准确运动轨迹对剖层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1993年01期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 德国匹尔马森斯制鞋工业测试研究所概况

    俞良俊;

    <正> 本人1992年6月在德国参加会议期间,有机会到匹尔马森斯制鞋工业测验研究所进进行参观了解,现将该所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报道,供有关方面参考。一、基本情况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德国制鞋工业的有识之士决定建立一所制鞋工业的独立的研究所,经过一番筹建,于1957年2月15日正式开始工作,当时是在德国皮鞋制造、设计技

    1993年0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涂饰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于志淼;

    <正> 在涂饰工序中较易出现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革本身引起的缺陷;(2)涂饰中的机械缺陷;(3)表面涂层的物理和化学缺陷;(4)涂饰化工材料造成的缺陷。一、革本身引起的涂饰缺陷松面和管皱是常见的缺陷。这很少是由涂饰一步造成;往往可追究到制革的前工序,甚至是浸灰、浸水操作。常用的解决方法是进行填充。

    1993年01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