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革

  • 酶脱毛机理的研究(Ⅵ) 放线菌166蛋白酶在猪正鞋面革酶脱毛过程中有关因素的试验研究

    <正> 通过酶脱毛机理的研究Ⅰ,已对细菌1398蛋白酶、霉菌3942蛋白酶和放线菌166蛋白酶分别对猪皮的脱毛和软化作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初步得出了三种脱毛蛋白酶对猪皮的脱毛和软化性能对比的结果,从中选择了对脱毛作用强和软化性能温和而适用于生产正鞋面革的放线菌166蛋白酶作为这次研究所用主要脱毛蛋白酶品种。酶脱毛机理的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1979年03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革新之花

    <正> 浙江兰溪县皮革厂在准备车间设置堆置酶脱毛室,把准备车间和原料皮仓库合并。图为按进皮顺序和等级分隔处理的情形浙江海宁制革厂自早期实现酶脱毛以来,工艺上不断革新,近来实现了无浴鞣制、碳酸钙提碱、剖蓝坯革、锆铬结合鞣工艺等。图为鞣后堆置固定

    1979年03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 应用尿素——甲醛封闭植物速鞣革内的鞣质

    钱光辉;

    <正> 目前国内植物鞣重革的生产多采用各种不同的速鞣工艺方法,但一般都存在着鞣制系数偏低的问题。根据成品化验分析结果,与过去的慢鞣法(即池鞣法)相比较,植物速鞣革的皮质含量则较高,一般均在45%以上,基至高达50%左右,因此要提高植物速鞣成革的鞣制系数有两个方法可供选择:其一、提高植物速鞣革内的结合鞣质含量。这有利于提高质量、提高得革率、降低

    1979年03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解决剪毛机底刀的一个办法

    艾景胜;

    <正> 我厂1973年生产羊剪绒皮以来,往往因为剪毛机刀片磨损快及锋利程度差而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一片100元以上的新底刀使用不了多长时间,出现了坡度,影响剪毛质量就需要磨刀,浪费工时和资金。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1978年3月份我厂修配组老师傅经过反复思考,大胆地提出了用带子锯条代替底刀的问题。厂领导与厂技术组

    1979年03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脲环1号鞣剂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正> 脲环1号合成鞣剂原料是以尿素、甲醛为主。选定这条技术路线主要是考虑过去国内的合成鞣剂多数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原料酚很难解决。近年来,国外对树脂类合成鞣剂的研究增多。树脂鞣剂的特点是对皮革的松弛部位显示特殊的填充性能。它的类型较多:如尿素、双氰胺、三聚氰胺的甲醛缩合物类;丙烯酸类;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以及丙三醇马来酸酐树脂等等。这些树脂

    1979年03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关于脲醛鞣法的探讨

    肖锡光;

    <正> 鉴于节约红矾,消除污染,改善皮革身骨的要求,近年来制革工业在使用合成鞣剂,多金属鞣剂等的基础上,目前又使用了一种新的鞣剂——脲环树脂。无疑,这一新鞣剂的出现,将迅速推动制革工艺发生变革,同时也促使人们去认真研究如何正确地利用其鞣革原理,使其使用方法趋于更合理,更经济,更完善。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1979年03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国内外皮革科学研究动向

    钱家良;

    <正> [简介]本文从皮革科学研究的角度,介绍国内外部分研究成果和动向。内容仅涉及胶原、原料皮、皮革加工、分析检验、三废治理等几个方面。目的是为了弄清国内外皮革科研水平,以利于制定赶超规划,尽快实现皮革工业现代化。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收集资料不可能全面,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皮革科研机构、刊物和学术交流

    1979年03期 17-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 猪正面革节约红矾试验总结

    <正> 一九七七年五月,华东、西南地区第三次制革协作会议决定,成立节约红矾攻关小组,猪皮正面革设在上海红光制革厂,组成单位有江西南昌制革厂、江苏淮海制革厂、浙江杭州皮革厂、山东济南制革厂、四川重庆制革厂和上海红光制革厂。试验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工作是摸索多金属结合鞣剂的性质以及采用什么样的鞣制方法。我们选用了铝铬结合鞣,锆铬结合鞣,锆、铝、铬结合鞣,植铝结合鞣,三聚氰胺铬

    1979年03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猪皮修饰面革的生产

    <正> 我厂是一个已有四十多年历史的老厂。在猪革生产中,轻革约占总产量的85%左右。而猪轻革中,又以生产猪皮修饰面革为主要产品。一、生产猪修饰面革的基础在于加强后臀部位的处理猪原皮因生长期长的特点,使部位之间的纤维组织差别很大,尤其是我们地区的猪原皮,我们称它为“抓臀皮”,即后臀很厚,边头部位很薄,要使成革各部位观感质

    1979年03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减弱毛皮带电的方法

    赵光华;陈应元;

    <正> 众所周知,静电电荷主要是产生于材料的工艺加工过程中。为降低或减弱静电电荷,应该造成这样的条件,在工艺过程中电荷完全不表现出来,或者在工艺过程中不成为主要的障碍。为此最好在生产中采用抗静电的方法。国产的抗静电剂产品的浓度为5—6克/升,加在鞣浴中处理1—1.5小时,可以较大地降低毛皮的静电电荷强度和密度。电荷强度和密度的确定是通过在100片

    1979年03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进口黄牛铬湿皮生产服装革的体会

    祝明先;鲁敖生;

    <正> 一、概况一九七八年我国从孟加拉国进口了一批黄牛铬湿皮,外贸部门向我们提出了进口皮如何做好服装革的课题。在上级公司及厂党支部的领导下,决心做好黄牛服装革,首先我们对进口黄牛铬湿皮进行分析。众所周知,制革上准备是基础,鞣制是关键,整理要精工,方能做好一张皮。但是进口黄牛铬

    1979年03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解决牛鞋面革鞣后剖层质量问题的试验

    霍汉梁;

    <正> 我厂自1975年底开始,根据全国皮革工业专业会议的精神,为了广开皮源,提高原皮得革率,推广牛皮铬鞣后剖层新工艺。几年来剖层革得革率逐年提高;(见下表)剖层

    1979年03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代用红矾的又一途径

    王之文;

    <正> 铬鞣后剖层已在我厂应用,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一工艺的特点是使猪皮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符合轻工部提出的“一皮变多皮”,二层革除了做劳保手套外也可以变高档。采用这一工艺还给湿操作实现连续化创造有利条件。随着生产的发展,鞣后剖层红矾总用量大大增加,为了寻找代用品,我们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结合鞣制试验,由于种种原因都

    1979年03期 3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介绍一种简易毛羊皮粗梳机

    李绪弟;

    <正> 毛羊皮的整理,一般是在烘干以后,先进行打毛,伸长,绷皮,然后再进行梳剪烫。为了解决羊皮结毛问题,我们厂先后进行二次打毛,一次刮毛,还要手工梳毛。这些工序存在劳动强度大,噪音严重,容易出操作伤,效率也比较低等缺点,多年来,群众要求改革。我们厂制革车间维修革新小组,在学习3514工厂粗梳机的基础上,结合本厂实际情况,设计并制造出单人操作,皮子一边进出的粗梳机。该机的主要技术数据

    1979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油马达转速转矩数字显示装置

    <正> 在质量月活动中,我厂组织了一个攻关小组,要求对本厂生产的制革设备液压剖层机上的重要部件——液压油马达的转速、转矩数据,用电子数字显示出来。运用我厂部分剩余电子元件,自行设计、突击制造,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终于试制成功数字显示装置,使液压油马达的两个重要数据如转速、转矩直接用数字显示出来。它比过去传

    1979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第15届国际皮革工艺学家和化学家联合年会的论文报告(续三)

    <正> 报告题目:革的裂面、粒面弹性模数与各种革层之间的关系[保加利亚]Alberto(报告的是 J.A.Ve-rgara 与阿根廷 J.H.Dyck 及 V.D.Vera 合作的研究)Vergara 研究的目的和以前一系列已发表的文章一样,是想对修饰面革用这种聚合物分散液浸渍时得出聚合物性质与革性质之间关系的定义。为此曾制造了四种不同的聚

    1979年03期 4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 双氰胺、蜜胺-甲醛树脂和木素磺酸盐鞣剂

    陈永杰;

    <正> F.A.埃温斯等人在美国专利2970033中提出,采用(1)双氰胺;(2)蜜胺-甲醛树脂分散液;(3)木素磺酸盐溶液来处理已鞣过或未鞣过的皮至鞣成为止的方法。可以选择先用双氰胺与蜜胺-甲醛树脂分散液来处理,然后加入木素磺酸;也可以先用双氰胺分散液和木素磺酸来处理裸皮,然后加入水分散性蜜胺-甲醛树脂于处理液中。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可得到满意的效果。双氰胺的用量系按皮重计为0.5~10%,较适宜的用量为1.5~2.0%。全部或部分双

    1979年03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皮革半制品的液体加工设备及其系统化

    В.М.麦尔尼科夫;А.Г.赫里平;Г.Г.卡尔普欣;李果;

    <正> 液体加工设备保证操作液与皮革半制品表面一定的相互作用,要依设备的结构特点、装载系数、液比及其它因素而定,但设备所产生的机械作用是促进化学试剂向革内部扩散的。机械作用的特征和强度取决于容器的类型和位置,尤其是装设在容器内部供移动操作液和半制品用的构件。最通用的皮革液体加工设备为“巨型”、БХА型(苏联)、“胜利”型(波兰)和一系

    1979年03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关于化学改性戊二醛的发展和应用的研究

    齐树香;秦麟书;

    <正> 随着化学改性戊二醛的发展,人们为在铬鞣中应用戊二醛和改善皮革的质量已研究出了一些新的戊二醛使用方法。虽然在复鞣的过程中改性戊二醛表现在皮革的丰满度上和戊二醛所表现的丰满度并不完全一样,但是改性产品在粒纹、成品革的柔软度和着色性上的效果都是十分优越的。以下详细讨论工艺和试验结果。早在50年代初期,美国科学家就发现戊二醛具有良好的鞣制效果。经过几年的使用

    1979年03期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 天然和人造革中铬的快速测定方法

    Я.Я.马卡洛夫-塞姆良斯基;Н.Н.巴甫罗夫;何树芬;

    <正> 皮革质量的提高与对使用的材料和制品检查方法的提高密切相关,因此,产生了不断提高和改善皮革分析方法的必要性。最近对不灰化有机物来测定皮革中的三价铬引起了特别的注意。用这一方法进行分析,是借助化学分解皮革(或聚合物)成透明溶液,分解使用30%的过氧化氢和浓硫酸的混合物,随后用高锰酸钾液氧化三价铬为六价铬,或者用氯酸钾、硝酸和硫酸处理。

    1979年03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