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 在华主席抓纲治国的伟大战略决策指引下,在举国上下热烈欢呼中共中央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大喜日子里,轻工业部委托河南省二轻局干1977年8月3日至8月5日在平顶山召开了“脲环1号”合成鞣剂的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各有关科研、生产、使用等19个单位的代表共35名,轻工业部科技司也派同志参加了会议。
1977年12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正> 一、概况1973年8月轻工业部下达我所多性能合成鞣剂的科研任务,接受任务后,曾研究成以烷基酚,二羟基二苯基砜与甲醛缩合制造的加脂性合成鞣剂,并于1673年底与天津皮化厂、天津制革厂协作进行试验。与此同时,为适应轻革需要,拟寻找氨基树脂类鞣剂从另一技术路线进行研究。据资料介
1977年12期 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
<正> 一、原料醛和游离甲醛的分析:用氯化铵法(一)原理:6CH_2O+4NH-4Cl→(CH_2)_6N_4+4HCl+6H_2O反应生成的酸用碱中和,再以标准酸滴定过剩的碱,从而计算出甲醛的含量。由于测定溶液是弱碱性的,有羟甲基存在也不分解,因此也适应干四羟甲基脲合成工艺中游离甲醛的测定。
1977年12期 1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正> 我国的栲胶工业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产量大幅度增加,品种越来越多,用途越来越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当前,我国栲胶工业的浸提设备,大多数厂(除牙克石和武鸣两厂使用不锈钢金属罐组外)仍采用木桶、水泥罐组浸提,存在着浸提时间长、加料出渣劳动强度大、粉尘多、易发生烫伤事故、生产效率低、产品质
1977年1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沈如章;
<正> 加脂是制革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序之一。随着制革工业的不断发展,皮革加脂工艺逐步提高,加脂剂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了解各种加脂剂的组成及其性能,掌握各种革的加脂要求,以达到满意的加脂效果。这个问题,实为重要。
1977年12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正> 湖南省黔阳制革厂从1975年11月开始,对猪正面革、猪绒面革进行铬铝锆结合鞣试验,成革松面现象明显下降,正绒面革的绒毛细致、均匀、紧密并具有丝光感。图为正进行试验的情况。
1977年1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正> 我厂的设备绝大部份是1950年前制造的,1956年前后陆续投入使用,至今已超过了20年。随着生产的发展,现有设备不适应生产需要。1974年,我们学习了华东地区各兄弟厂应用倾斜转鼓的先进经验,参照上海红光制革厂的资料,根据我厂的生产需要,1975年试制了一台。根据这台试用情况,在结构上作了一些改进,1976年又制造了5台,其中3台已于1977年4月份开始使用。现将这一年中使用情况及滴点体会汇报如下。
1977年12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朱敏;
<正> 我厂使用的倾斜转鼓总长3.5米,中间桶体直径2米,长2米,底部隔套长0.6米,颈部长0.9米,出口直径0.9米。在仰角22°时,有效容积3.5吨。可装碱皮1800公斤。鞣制皮1300公斤。染色皮1100公斤。一、转速倾斜转鼓的作用比木转鼓大。转速对成革质量影响很大。转速太快,革身明显狭长,丰满度差,易打结成团;转速过慢,要产生折纹压路,严重影响质量。
1977年12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刘淑明;
<正> 在铬鞣液含铬量的分析中,一般均采用氧化还原法。我们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的EDTA 比色法,进行了反复试验,终于摸出了规律,并证实了 EDTA 比色测定法有显色明显,操作简便,准确度较高和化验速度快等优点,特别适合生产控制分析。
1977年12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钱铭镛;
<正> 酶制剂在皮革、毛皮工业上的应用,是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目前正在全国普遍推广。在推广应用酶制剂时,应该充分注意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 pH 值,抑制剂和激活剂,酶制剂的用量等对脱毛、软化效果的影响。对于酶制剂的用量,还应注意去肉、脱脂、膨胀及机械作用等对酶的底物(如生皮蛋白质)渗透的影响和酶制剂的实际活力问题。酶制剂的实际活力常被忽视。事实
1977年12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正> 酶脱毛是基于酶对蛋白质的催化水解作用构成生皮的表皮,毛、毛囊周围的角质及粘蛋白类粘蛋白等纤维间质经过酶的催化水解作用使它脱离其皮组织,从而达到脱毛的作用,由于酶脱毛的同时还伴有酶软作用,反映在产品质量上成革手感丰满弹性差,松面、硬壳、身骨瘪薄,经不起搓折,粒面有皱纹以及留小毛等问题,因而酶脱毛就不是单纯解决脱毛问题。根据酶脱毛的生产实践,
1977年12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正> 我厂制革工人和技术人员坚持反复实践,不断探索绵羊反绒服装革的染色规律,并从实践中体会到,各色反绒服装革成品外观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颜色,而有时出现的色差色花对染色固然有直接关系,但与前工段的操作工艺也有关联。例如,铬鞣后的蓝坯革,每批中或批与批之间的底色不一致,染色后其颜色也会出现色差,尤其是染
1977年12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正> 我厂制革车间广大革命职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为实现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狠批“四人帮”破坏革命、破坏生产的反革命罪行,对水牛重革酶脱毛工艺进行了大胆的革新。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工作,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从1976年9月开始生产型试验到今年3月转入试生产以来,至今生产情况正常,质量良好。该工艺的特点是:快速浸水,酶脱毛前不进行碱膨胀,植鞣前萘磺酸预处理,快速鞣制。
1977年12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沙瑞鹏;
<正> (十七)双吊角刀路。见图18。双吊角刀路是解决一张特别宽短的狐狸皮或貉子皮的有效刀路。由于皮子过宽,自然脊子同样过宽。首先要抽掉部分脊子,使之与其他皮子对脊。抽掉这一条脊子,在遇到弱脊,需要撑脊增宽时可以用上。把多余脊子抽掉后,仍然缝住,使之同整皮一样,便于运用双吊角刀路,达到对排的目的。
1977年12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E.海德曼;蒲敏功;
<正> 研究部门正在设想未来关于制革技术的发展,亦即现在就必须开始进行在3年、5年或10年中所需要的研究。在考虑未来时,主要是掌握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是由合理化和自动化所支配的。“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定义,最近德国研究联合会的报告中指出,“应理解为所有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使操作人员从机械生产设备操作节奏的时间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摆脱一直重复进行的同类劳动。”
1977年12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陈春生;
<正> 近十年来,制鞋工业经历了极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现代化机器,例如电子计算机控制的鞋帮缝纫机,这种缝纫机只要将磁带送入电子计算机,揿下按钮,皮革或合成材料就能自动送入机内,并根据设计要求,绣制成各种美术花纹和图案的鞋帮,它对于靴鞋生产特别适用。不仅质量稳定,提高生产力,而且,大大降低成本。
1977年12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陈春生;
<正> 1976年国际皮革展览会上,英国 Meneghetti机械制造厂展出了该厂生产的 PC/40型通过式挤水机。操作人员2人,产量每小时加工100~120张公牛皮。该机带有可调压的辊筒,工作宽度2.65米,有半自动和全自动控制两种。PC/40型机使用三个主油缸,其中两个带有可调压力装置。对易腐蚀件均采用不锈钢制造,主动油缸镀铬。由电动机带动的两个螺旋形辊筒确保皮革进
1977年12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金宗党;
<正> 制备若干种铬-锆化合物,分别作了试验室和工厂规模的试验。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采用重铬酸钠和硫代锆酸钠,按最后产品中所含 Cr_2O_3的浓度为100~120克/升的要求,称取重量,溶解于水,再加入事先计算好的硫酸,待以上两种盐类都完全溶解后,用重铬酸钠重量25%的糖蜜进行还原。通过这种化合物的试制,发现其中 Cr_2O_3与ZrO_2的比例为1:2以上的最稳定。碱度为
1977年12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F.Gall;蒲敏功;
<正> 将1:1和1:2的两大类金属络合染料作了对比。1:1的金属络合染料是1分子染料与1个金属原子(多为铬或钴)结合的。染料分子一般在偶氮基的邻位上有两个 OH基或一个 OH 基和一个羧基。这两种基结合金属原子,这就使3价的铬还剩余一个正电价是游离的。如果染料分子带有一个负电价的磺酸基,则金属络合染料为两性的,但如带有两个磺酸基,则金属络合染料为阴离子型的。
1977年12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G.克斯特纳;蒲敏功;
<正> 绵羊皮最好在酶软化后用2—2.5%硫酸(66°Bé的),15%食盐和100%水强烈浸酸,然后叠置数星期,挤水后按下法脱脂:不加水而将皮放入转鼓中,用25—30%(按挤水皮重计)的一种混合物(是由90份煤油,8份三氯乙烯,2份非离子乳化剂和2份变性酒精组成的)转动1小时,然后用400%30℃的浓度为10%的食盐溶液洗1小
1977年12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R.D.海姆;万克武;褟穗明;
<正> 1974年全世界牛的饲养数接近十一亿九千八百万头。其中发展中国家约七亿三千一百万头,发达国家约四亿六千七百万头。但是,每年有价值的牛皮仅有二亿四千万张,其中发展中国家为七千九百万张,发达国家虽然饲养数较发展中国家为少,而牛皮产量却达到一亿六千一百万张。上述数字说明:发达国家仍是世界原料皮的主要供应
1977年12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陈春生;
<正> 0233 制鞋工业使用的热熔性粘合剂—(V.W.J.Blease.),J.Br.Boot Shoe Instn.,1974,21,№4,100(英文)热熔粘合剂是1950年开始引入制鞋工业的,目前已用于胶粘绷楦、包头成型和作为鞋面层合的材料。粘大底的应用,美国比欧洲其它国家快。它们不含溶剂,相对来说没有气味,可以无限期存放,比较经济,并且,粘合极其迅速。缺点是使用前需要熔化,要
1977年12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本刊编辑部;
<正>~~
1977年12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