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 轻工业部于1973年7月18—28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皮革工业专业会议。28个省、市、区的轻(手)工业局、皮革公司和有关企业共90个单位11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外贸部、商业部、总后、河南皮革研究所、成都工学院、西北轻工业学院的代表应邀参加了
1973年10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正>~~
1973年10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
<正> 我厂是一个不到700人的厂,主要产品有皮裤带、皮票夹、皮工作手套、自行车皮鞍座等,大部份是出口产品。去年以来,在厂党总支和革委会的领导下,深入开展思想路线教育,扎扎实实地学大庆,较好地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困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972年与1971年相比,总产值增长
1973年10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正> 上海皮革塑料制品工业公司所属共有皮革、塑料两个大行业,目前计有76个工厂,共有职工19554人,皮革行业现有53个工厂,职工12500人。生产的产品有猪皮、羊皮、牛皮、皮鞋、皮球、皮箱、皮包、皮手套以及皮革化工、皮革五金配件、皮革机械等。近几年来,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路线
1973年10期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
<正> 辽宁省开剥猪皮工作,经历了一个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重视到重视、从不抓到抓这样一个认识转变过程。我省制革厂较多,生产能力较大,任务也很重。每年需要牛皮150多万张,但部里每年分配给我们牛皮25万张左右,加上省内开剥猪皮,原皮缺少50%以上。面对原皮不
1973年10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正> 我们厂主要是生产足、兰、排等各种皮制球。现有职工624名,今年计划产值830万元,生产各种球65万个,出口占75%以上。利生体育用品厂是在1921年建厂。解放初期有工人98名,年产11000个球。在1955年进行所有制改造时,就以这个厂为基础,又并入15个小型制球厂,当时有工人382名,
1973年10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正> 我厂是1956年由嘉兴地区10家小型皮坊合并组成的,当时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产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品种全部是普通内销产品,质量也很低劣。十多年来,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生产不断发展,企业面貌有了较大改变。特别通过批林整风,提高路线觉悟,
1973年10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正> 1966年根据中央四部联合通知精神,猪原皮收购经营由外贸移交工业部门以后,我省各地普遍成立了皮革专管机构。这时昌潍地区成立了皮革中心厂,经营全区13个县(市)的猪皮收购,储存保管、调拨工作实行省、地二层管理体制。随着斗、批、改运动的深入开展,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1973年10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
<正> 我们海拉尔皮革厂是一个以制革为主体的综合性的皮革、毛皮、皮鞋联合企业。现有正式职工923人,加上工厂直接领导的从事工业及农副业生产、服务性行业劳动的家属合作社,共有1500多人。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特别
1973年10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正> 经国务院批准,由外贸、轻工两部派出的皮革小组,从1973年4月27日至5月23日,对西德皮革工业进行了考察。根据领导的指示,这次考察的重点是皮革加工,并随带少量半成品进行鞣制、整饰试验,以了解西德制革工艺的特点。在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线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我国国际地位日
1973年10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
<正> 一.卡尔·福路登贝格公司 (Carl Frendenberg) 原为专生产牛面革工厂,现已发展为多品种的制鞋材料厂,其产品除各种牛面革外,有鞋用再生革纸板,合成皮革,无纺布基主跟,内包头,内底、鞋底用橡胶树脂片,鞋用合成微孔橡胶片等。该厂在西德有
1973年10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