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革

  • 使用GT15-69型液压削匀机时解决“鱼鳞状刀痕”的一点体会

    王斌;

    <正> GT15-69型液压削匀机,是一种大型机械,在使用中,所加工的皮革出现有槽纹象“楼梯”一样刀痕,或称“鱼鳞刀痕”,对革和革制品的质量影响很大。质量问题是个路线问题。在双革运动中,我一方面看到产品出现的伤残十分心痛和着

    1973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猪皮酶脱毛新工艺的生产实践(连载之七)

    余群;

    <正> 第四节整理工序一、退鞣植物鞣革鞣制完成后,革内含有大量未与皮结合的鞣质及非鞣质,如不除去,则在干燥时容易逸到革面,使革的表面发黑而脆硬,容易断裂。因此,需把革浸在浓度很低

    1973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 猪皮保藏的研究

    <正> 猪皮是当前制革工业的主要原料,除用于军工和民用制品外,还大量出口。过去国内普遍存在猪(原)皮发红和腐烂的问题,严重地影响到皮革成品的质量,特别是在气温较高的季节,耗用大量人力进行翻堆和翻晒,仍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轻则降低皮革

    1973年01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原皮酶脱毛用明矾膨胀

    傅庆铨;王维琴;

    <正> 酶在制革中的应用,特别是酶脱毛工艺的出现,是制革工业的一项新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但在目前所采用的酶工艺中,仍然不能彻底摆脱灰碱。例如,酶处理工艺仍要用盐碱或灰碱脱毛;而酶脱毛工艺则必须

    1973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利用酒厂废水熟制毛皮试验

    <正> 为节省熟制毛皮所刚的粮食,综合利用“三废”,我厂自1972年7月开始利用酒厂废水熟制山羊拔针皮的试验,迄今已生产山羊拔针皮共1300多张,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973年01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毛皮酸醛结合鞣制法

    <正> 过去我厂一直沿用古老的硝面鞣制法熟皮,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消耗粮食多。为改变落后面貌,经反复试验,我厂试验成功了「酸醛结合鞣制法」,从而摒弃了原来的硝面鞣制,比甲醛鞣制也大大前进了一步,全年可节约工业用粮9万斤。这一鞣制方法,取

    1973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怎样解决羊剪绒皮的裂面问题

    许凤鸣;

    <正> 目前我国大量繁殖改良羊品种,以适应国内外的需要。细毛羊即美利奴羊,改良羊种是兰布里耶羊和哈萨克羊杂交的。改良羊是一种半粗毛半细毛羊品种。代属不同,毛的质量也不同,一般以第四代和第五代较好,毛细且密。细毛羊有几十个品种,但其质量各有不同。近几年来,全

    1973年01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珍贵的毛皮——水貂

    <正> 水貂是世界饲养较为广泛的一种珍贵毛皮兽。其被毛光滑柔软轻便,毛绒丰厚灵活,板质结实耐用,在国际毛皮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年的交易量达1000万张左右。

    1973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 香港市场皮鞋考察报告

    <正> 香港市场情况香港市场皮鞋本销数量,没有准确统计,据经销商估计平均每年每人两双鞋计算,每年香港市场皮鞋本销数量约为800万双左右(香港人口407万人)。其中本港产品占年销售数量的70%,我货占20%,西德、英国、

    1973年01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用电子射线提高鞋帮的多孔性

    <正> 西德研究出一种方法,用电子射线对聚氯乙烯和聚氨酯鞋帮进行处理,可以提高它们的多孔性,改进穿着的舒适性能。已经制成的鞋帮,在射线机上用电子射线进行处理。每处理1个鞋帮需10秒钟。每天两班制的工厂,每台机器每年能处理55万双鞋。第一台这种机器已在

    1973年01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西欧和美国的面革生产

    A.B.马特维也娃;

    <正> 近7~10年来,欧洲和美国生产皮革的传统方法已经发生了极其重要的变化。使用了新的化工材料,采用了大大改进了的机器和设备。由于这一切而使得生产周期得以缩短,每批生产的量得以增加(若按盐鲜皮的

    1973年01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日本毛皮代表团来我国访问

    <正> 由团长加藤秀一率领的日本日鲁渔业株式会社暨日鲁毛皮株式会社访华代表团一行十四人,于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三日到达上海,受到我有关部门的热

    1973年0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皮胶原中结合不稳定的酰胺型氮的特别作用

    E.Heidemann;M.Deselnicu;

    <正> 天冬氨基酸和谷氨酸在大牛皮胶原中分别为4.46克分子%和7.37克分子%。天冬氨基酸上的β-部位的羧基和谷氨酸上γ-部位的羧基都是部分地酰胺化了的。关于酰胺基在生物体中所起

    1973年01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 “优选法”在猪皮手套革上的应用

    <正> 福州皮革厂在开展优质、高产、多品种、低消耗的运动中,应用“优选法”攻下了猪皮手套革鞣前削匀的难关。鞣前削匀猪皮手套革的工艺优点是:不但可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而且能省去复鞣工序,节

    1973年01期 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用微孔聚氨酯薄膜贴革面

    <正> 到现在为止,世界市场上的皮革代用品都达不到天然革的质量。现在有办法把二层革用专门的聚合物与聚氨酯结合起来制成正面革,这种革可制造凉鞋、童鞋、女靴和沙发靠背。用聚氨酯在二层革上制成的漆革,已成功地应用于革制品的制造。

    1973年01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芳香族化合物在制革中的特殊作用

    G.Otto;

    <正> 在制革化学范围内,上半个世纪人们曾对三价金属和四价金属与皮质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另一方面,对于芳香族化合物与皮质的相互作用,我们还不习惯于将其作为联在一起的络合物来看待。这类化合物在

    1973年01期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国外革制品和小五金

    <正>~~

    1973年0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2K]
  • 国外动态

    <正> 第13届国际制革化学家联合会年会将于1973年9月在维也纳召开奥地利皮革技术学会主席 Elsinger 教授宣布,第13届国际制革化学会联合会年会将于1973年9月1日~7日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召开。奥地利皮革技术学会邀请皮革界人士

    1973年01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 下载本期数据